Wednesday , September 24 2025
Home / 我不是维尼,我只爱蜂蜜|真正的土蜂蜜是啥味儿?

我不是维尼,我只爱蜂蜜|真正的土蜂蜜是啥味儿?

前阵子不黑的朋友圈中热议麦卢卡蜂蜜,不黑从来不鸟保健品过度宣传,无奈这种龙姑姑深山养玉峰包治情花毒式的淡话总能戳中某些人的心理,有人说喝了麦卢卡一年没感冒(我喝棒子面粥也一年没感冒了好吗?),有人说麦卢卡能消毒除菌(紫药水已经不能彰显你的逼格了吗?),过了没几天就看到新闻说新西兰麦卢卡蜂蜜被查出80%造假。

世界范围的蜂蜜造假早就是不争的事实。不断创新的造假技术早已把结晶法,拉丝法,浸纸法这些鉴定蜂蜜的传统方法秒成渣,不借助机器想要人工鉴定一罐蜂蜜基本只能靠尝,前提是你得知道真蜂蜜是啥味儿。

开门见山的说,中国市场上95%以上的蜂蜜都是水蜜。何为水蜜?蜜蜂将采来的花蜜在体内酝酿15天左右后吐出储藏在蜂巢中发酵,当蜂蜜中水份达到20%以下时,蜜蜂会用蜂蜡将蜂巢密封留待无花期时食用(自带质检功能,神奇!),此时的蜂蜜是经完全发酵的熟蜜,熟蜜含水量低,细菌和酵母菌在蜜中无法存活,无需放入冰箱也可经年不坏。然而蜂农们带着几百个蜂箱一波一波的赶花期,根本等不及蜂蜜完全发酵就取出来卖掉赶下一个花期去了。此时的蜜含水量高,业内称为水蜜,水份多导致蜂蜜易变质,防止变质只能靠高温除菌,蜂蜜达到40度时营养就被破坏,高温除菌后的水蜜其实已经跟喝糖水没有大区别了。


蜂巢中的蜜。结有白色蜡盖的是熟蜜,无封盖的为水蜜

再说本地市场的蜂蜜,你以为北美对食品的规范会比较严格是吧?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规定但凡不含有花粉的蜂蜜不可以被称作真蜂蜜。依照此条例,美国市场上3/4以上的蜂蜜不是真蜜,确切的说是蜂蜜里的花粉被一种叫做Ultra-filtering的技术过滤掉了。看到这你会问:为什么要过滤掉花粉?厂家会跟你解释:因为消费者喜欢琥珀色清亮透明的蜂蜜,并且过滤杂质可以延长蜂蜜的保质期。腹黑业内人士则会告诉你:传统的过滤方法完全可以滤掉可见杂质,采用新技术滤掉花粉唯一的目的就是为了抹掉产地。从植物学的角度只要顺着花粉的线索就能追溯到蜂蜜的原产地,尴尬的说,这个产地正是中国。

那么中国的蜂蜜又出了什么败坏口碑的问题呢?—污染。如果蜜源附近有污染源,产出的蜂蜜就可能含有害物质。油菜花蜂蜜之所以廉价,不只是因为油菜花多好采蜜,还因为油菜花是农作物,蜂蜜中含有农药,化肥的残留。

细心一点的吃货可能会问经常在超市蜂蜜瓶上看到的”Canada No.1 White”是何种分级?能否代表这是一罐好蜜,不黑就来解释一下:

先说white,加拿大规定在英制蜂蜜颜色表上低于30mm的色泽可称为White。不黑认为这一条纯属蛋疼,因为蜂蜜的色泽跟品质毫无关系,荞麦蜜本身就是酱褐色的。

蜂蜜颜色表

再说No.1。加拿大规定蜂蜜纯度有3个等级,No.1是最高等级,意思是蜂蜜的含水量低于17.8%。用美标80号孔网过滤后不留杂质。此种分类舍本逐末,降低含水量和杂质通过加工都轻易可得,不黑觉得这一条也适用于止咳糖浆,胶水等系类产品。

还有这个Canada的问题,当Canada放在Grade前边(例如Canada No.1)时有两种情况:

1.本罐蜂蜜是加拿大土产。

2.本产品是加拿大品牌,在加拿大装瓶,蜂蜜源自进口。

如果是原装进口蜂蜜,则在grade前边写一个Grade。(例如 Grade No. 1 White)。

综上所述这个看上去高大上的Canada No.1 White既不保质量也不保产地,只是一个亮瞎眼的噱头。


标有Canada No.1 White的蜂蜜(举例,与本品牌品质无关)

有些蜂蜜上标有”Pure Honey”,纯蜜的意思是此瓶蜜中不含有添加剂,比如加入香料和色素的肉桂味蜂蜜,草莓味蜂蜜就不可以称作pure honey。问题是一罐被农药污染过的水蜜也可以是pure honey,所以pure honey这种分级也不是好蜜的保障。


标有Pure Honey的蜂蜜(举例,与本品牌品质无关)

说了那么多,到底还能不能愉快的购买一罐蜂蜜了?要知道产一罐好蜜所要具备的条件包括:

1:海拔高,日照充足

2:森林覆盖率高

3:无任何污染源

4:有稀有蜜源花朵

四个条件卡城具备了仨,就算不是顶级蜜源地也算的上是优良了。

不要期望蜂蜜中有什么起死回生的功效,就算搞出来天山雪莲蜜(天山上有蜜蜂吗?),尸香魔芋蜜(吃得下吗?),它的成分也一样是果糖和葡萄糖。不黑觉得购买土蜂蜜的乐趣在于品味大自然赋予的独特风土风情。即便是同一种花,在不同经度上所产的蜜味道是不一样的,早春和仲夏产的蜜颜色和味道也不一样。

在此推荐位于Okotoks的Chinook Honey养蜂场。这是一家夫妻蜂场,两口子本各有专业工作,某年脑洞一开从澳大利亚买了3箱蜜蜂回来,不多久3箱变10箱,10箱变30箱,两口子干脆辞了工作专心养蜂。不黑差不多试过这家的全部口味包括蒲公英蜜(dandelion),三叶草蜜(clover),荞麦蜜( buckwheat),蓝莓蜜(buleberry),黑莓蜜(blackberry),橘花蜜(orange blossom),革木蜜(leatherwood)和野莴苣蜜(fireweed),久放后无有例外都出现了颗粒状的糖渣(熟蜜的标志)。我自己的经验,蜜的风味越浓颜色越深,颜色最深的荞麦蜜有浓重的腥膻气,实际上所有的raw honey多少都留有点动物的气味。色泽浅的蜜口味相对无趣一些,比如三叶草蜜就是甜而已。Fireweed算是浅色蜜中味道有趣的,带有悦人的花香。

Chinook在产蜜季会开放参观,现场演示从蜂箱取出巢板,刮掉蜂蜡,摇蜜。是家庭活动的不错选择。


Chinook Honey的养蜂人为游客演示取蜜过程

人类食用蜂蜜的历史可追溯到上古时期,在甲骨文中已有记载。 15世纪白糖出现之前,人类多从蜂蜜中获取烹调所需的甜味。这些小小的昆虫比如蜜蜂,比如蚕,比如蝈蝈,造就了人类的文明,使我们的祖先在刀耕火种之余品尝到甘甜,织出云霞般的锦缎,寒冬时听得到夏虫的鸣叫,正是这些小小的恩赐,令人类在早期的艰苦生活中得以喘息,感受到造物的美好,从未放弃追求更好生活的渴望。

一只工蜂终其一生也只能生产出1/12茶匙的蜜,蜂群倾巢出动需要飞9万英里(相当于绕地球三圈)才可收集到1公斤的蜜。今时今日食物的获取太过容易,总让人忘了食物与人是平等的,应当被珍惜,被赞赏。一勺蜂蜜中饱含了一个卑微物种的毕生贡献,或许我们应该学习日本人在饭后双手合十说一句:ご馳走様でした——感谢万物牺牲自己养育了我们。

 

来源:胡不黑

关于 卡尔加里生活

另外推荐

甜点控必看|美食寻食记in卡城

味觉不仅是个人记忆,也是一座城市的独特属性。当你来到一座新的城市,要如何用味蕾探索其中的奥秘?小编整理了2016卡尔加里最受喜欢的加工类食物、本地特产以及一些特别好吃的外卖食品。今天咱们先从甜点开始,有时候吃点甜品会让你心情变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