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政府对2013年7月1日的地产估价,下面是卡城最贵十大豪宅:
详情卡尔加里生活
【地产】最具长期投资价值城市
卡城被被评为,最具长期地产投资价值城市之一。根据英国地产开发公司Grosvenor的研究报告,多伦多和温哥华占据前两名,卡城位列第三。 卡城地产的活力主要是因为人口的移居,我们的能源产业很缺人,我们没有那么多人来填补这些缺口。不仅仅是加拿大本国人移居到卡城,国外也有很多人来这里工作。 这三个城市打败美国的一些城市,包括排名第四的芝加哥,报告中说加大拿的城市表现如此突出,是因为完善的计划和管理。
详情卡城Top10最具投资潜力社区
这10个社区在Avenue的年度调查中,被认为是二次出售最具潜力的社区。 Avenue的年度调查,询问被调查者是否认为他们的社区物有所值,给出自己的评分(1-7)。从返回的问卷中,排出了下面这一个列表: 1. Montgomery 2. Mayland Heights 3. Thorncliffe 4. Bowness 5. Mount Pleasant 6. Britannia 7. Canyon Meadows 8. Ramsay 9. Oakridge 10. Lake Bonavista 【微地产】问答 邮箱:vlee@cirrealty.ca
详情卡城|冬装潮服购买指南
卡村人知道我们不能等到冬天来了在去买冬装,首先是因为冬天来的比较早,其次如果你不早作打算,就会错过新品冬装。下面介绍一下卡城购买冬装值得一逛的商店。
详情【CS】牛仔节大事记
1884 卡尔加里形成一个小镇,人口506。卡尔加里区域农业协会成立。 1889 农业协会从加拿大自治领地(Dominion of Canada)购买了94英亩土地,很快在这块地上建起了赛马场,牛棚和展览馆。 展览区被命名为Victoria Park。 1912:第一界牛仔节 Guy Weadick创立了第一次“前线日和牛仔冠军竞技大赛”(Frontier Days and Cowboy Championship Contest),后来成为众所周知的牛仔节。当地商人Pat Burns, George Lane, A.E. Cross and A.J. Maclean provide资助了这项活动,被称为“四巨头”(Big Four) Athur王子和他的女儿Patricia公主出席了牛仔节 Kainai部族原住民Tom Three Persons,赢得了1912年驯马比赛冠军,奖品包括$1,000加元,一个马鞍和金皮带扣。 1919 Guy Weadick回到卡城举办第二届牛仔节,庆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1923:第一次Grandstand Show 卡城牛仔节与行业展合并,官方称为:Calgary Exhibition & Stampede 第一次举行晚间歌舞表演,后来成为著名的Grandstand Show 一个野餐马车(chuckwagon)在卡城市中心提供第一次牛仔节早餐。 爱德华王子(后来的爱德华八世国王),牛仔节期间在Alberta省的Pekisko举办牛仔节主题私人宴会。 1946 Patsy Rodgers成为牛仔节第一任Calgary Stampede Queen。 1950:Stampede Corral开放 …
详情卡尔加里简史
卡尔加里是一个新兴而繁忙城市,以下是卡城近140年来的一些亮点,虽然仍不足以诠释这个城市: 驿站的建立 1875年,为了给本地威士忌酒交易商开辟路线,由西北皇家骑警独立出来的一个支队在弓河与肘河的交汇处建立布里瑟布瓦驿站。次年,麦克劳上校以他苏格兰家乡地名对此驿站重新命名。卡尔加里和市内南北通向的麦克劳大道(Macleod Trail)因此而得名。人们至今仍然可以在那里买到威士忌。 铁路的修建 1883年,加拿大太平洋铁路修建至卡尔加里,这的确是一件大事,它是卡尔加里从边缘地区迅速转变为西部移民和殖民者进驻的繁忙地区的第一步。 卡尔加里被大火烧成平地 1886年,当大火烧毁新城市里的许多两层木框架楼房之后,居民用河边砂石来重建房子。此后的几十年里,卡尔加里变为“砂石城”(Sandstone City),其标志性建筑为最初的市政厅、稻谷交易大楼和帕里瑟旅馆。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打断了砂石建房,不再重现。所幸,“沉淀吧!我亲爱的华生”至今仍然能令人发笑。 卡尔加里成为城市 1894年,拥有3900人的卡尔加里发展成为了一个城市。 Guy Weadick举办了一场表演活动 1912年,一个牛仔组织几个著名的卡尔加里人,举办一项新的活动—牛仔节。活动发起人名叫Guy Weadick, 而支持此活动的卡尔加里人是Pat Burns, Archie McLean, George Laneand A.E. Cross (四巨头)。活动于1919年再次举办,最终成为“地球上最大的户外秀”。 石油 1914年,勘探者在Turner Valley发现石油,促进了一次短暂的繁荣,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夏天爆发,繁荣就此暂停。在上世纪20年代,随着艾伯塔省南部越来越多勘探者的到来,石油需求大幅增加,却又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 1947年,勘探者在Leduc发现石油,很多公司就在卡尔加里设立总部和炼油厂,卡尔加里因此成为50年代发展最快的城市,市中心的格局逐渐形成。 70年代,全世界石油储藏量不足,卡尔加里的能源企业家把握商机,从中取利。卡城从此扩展,百万富翁如同雨后春笋般冒出。 一号高速公路 1962年,一号高速公路开通,从Crowchild Trail开车到16街左转就可以到达Moncton. 艺术与文化 1996年,Eric Harvie向艾伯塔捐赠大量历史收藏品,Glenbow博物馆从此诞生。同年,卡尔加里大学从艾伯塔大学中独立出来。 卡尔加里塔 1968年,Husky塔改名为卡尔加里塔,对公众开放。这座高达191米的标志性建筑一直是卡城最高的建筑,直到1984年被Petro-Canada中心(现在的Suncor Energy Centre)取代。虽然该塔看起来不高,但是独特的观景台让它继续成为卡城地标。1988年安装在塔顶的燃气大火炬还是很酷,中午12点的钟声仍然很妙。 轻轨来了 1981年,从南边Anderson Road到市中心7街的轻轨开始运行,长达10.9公里。 (2009年2月,乘坐C-Train的人已达10亿人次) 经济危机 1982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对卡城造成巨大影响。经济发展暂停,空置率和失业率从4%上升到10%。即使富豪也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你感觉到了吗? 1988年,卡尔加里举办冬奥会,不仅如此,卡城现在拥有各种世界性运动设施,包括速滑馆(Olympic Oval), 加拿大奥林匹克公园(Canada Olympic …
详情卡尔加里地名乱谭-Eau Clare Community
Eau Clare,发音近似英语的O’Claire,其实是一个法语词,意为“清水”。其名字来源于威斯康星州的同名城市“清水市”。 早期法国探险者来到这一片区域时正好赶上当地的雨季,滂沱的大雨冲激起大量泥沙使得沿途的河流浑浊不堪无法饮用。 当他们最后踏上今天的“清水市”的时候,发现那里的河水清澈透明不由得赞叹道:”Voici l’eau claire!”(这里有清水!),于是这一名字便流传沿用至今。 等等,我们不是要说卡尔加里的”清水区“吗?怎么扯到美国的”清水市“去了?看官休急,今天的卡尔加里和当年的”清水市“可是有着不小的渊源。 我们之前说过,卡尔加里最早是作为一个驿站在19世纪末期发展起来的。伴随着人群的涌入,卡尔加里的经济也由单纯的交通中转向其它行业拓展。 木材,作为当时最重要的建筑材料,自然而然成为了首要发展行业之一。一位出生于安大略,并在威斯康星州清水市成赚到第一桶金的木材商人,I.K.Kerr,敏锐的抓住了这个商机,携带着大笔来自美国同行的投资在卡尔加里准备大展拳脚。 在考察了周边环境后,他发现在卡尔加里西面的Kananaski山区有大量的木材资源,而流经的Bow,Spray和Kananaski River又使得木料可以被方便的放排到江中外运出去。 同时,今天的”清水区“由于临近弓河同时附近蜿蜒的河道使得水流变缓,是接受上流砍伐下来的木料的最佳地段。于是清水木材公司应运而生,并在随后的多年中为卡尔加里,以及太平洋铁路的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支持。 今天的Eau Claire作为卡尔加里市区的一个休闲首选去处,云集了各路特色餐厅和酒吧。但只要你仔细观察,仍然不难发现当年红火的木材加工业留下的痕迹。 那众多的以磨坊(mill)命名的餐馆无疑就是一大佐证。当你和同事在那里偶尔小聚时,千万别点什么科罗娜喜力什么的,太娘炮啦。来杯阿尔伯塔地道的草蜢(Grasshopper),才是粗豪的伐木工本色!
详情卡城地名乱谭-Macleod Trail
在卡村有那么一条路,和鸦子径Crowchild一样连接了主要居民区和市区,同样有轻轨运行于上;和鹿蹄径Deerfoot一样是南北交通干道,最后两条路合并成为了阿省1号高速。这条路就是麦克劳径(Macleod Trail)。 麦克劳这个名字已经不是这个系列中第一次提到:卡尔加里的前身是西北骑警的一个驿站,而詹姆士 麦克劳(James Macleod)就是西北骑警的创始人之一。同时,卡尔加里这个名字也是他在苏格兰的卡尔加里湾度假后给取的。说他是真正的卡村之父一点不为过。 James Macleod 1836年出生于苏格兰,9岁的时候和家庭一起移民到加拿大并在安省的Richmond Hill定居。他在皇后大学(Queen’s College,今天的皇后大学前身)取得了法学学位。 但比起法律,James的志向更倾于军事。于是在担任律师的同时他也积极参与当时在北美殖民地非常普遍的志愿军活动,并因在1870年由Wolseley上校率领的的Red River远征行动中的出色表现而被擢升为上尉。 在这次行动中James学到了他军事生涯中重要的一课,并在此后建立并领导西北骑警的过程中将其发扬光大。那就是:信守承诺,团结原住民。 一个比较有趣的逸闻是,此前的Red River远征中Wolseley上校的军队给原住民留下了深刻印象,从而把一切穿红衣的军队都看作是Wolseley上校的部队,他们的朋友。正因如此,在后来创建西北骑警的过程中,麦克劳坚持使用红色作为其服装基调,这也导致了今天我们看到的皇家骑警也是一身的大红。 闲话不表。1873年,James加入了刚成立不久的西北骑警,并成为了排名第三的高级指挥官。次年,他带领队伍建立了一个此后以他名字来命名的驿站:麦克劳堡(Fort Maclead)。 但是James很快意识到,以当时仅有的区区150个人,他绝不可能应付边境上各种复杂的情况。于是他决定和原住民联合共同维持这一地区的和平。1874年底,James和当地原住民领袖鸦脚(Crowfoot)会面,双方拟定了协议共同对付盗贼,威士忌走私者和一切不法分子。 鸦脚亲切的把称James为“牛头”弟兄,盖他的族徽标志就是牛。这一创意也被后来的卡尔加里大学借用,在校徽上加入了牛头的形象。 而他最大的成就,不是对卡尔加里的命名,而是推动著名的七号条约的签订。条约划定了印第安人保留区,承诺每年供给原住民款项和需求品,同时原住民在保留区内可以继续从事捕猎活动。作为交换,原住民放弃了大片本属于他们的土地。 条约的成败得失,自有历史公论,我们这些得益于并生活在当年印第安人放弃的土地上的新一代移民很难评说。但麦克劳上校和签署条约的原住民代表鸦脚酋长之间的友谊和信任,绝对是促成这一条约的重要因素。 条约刚签署完毕,麦克劳上校就立即赶赴美加边境,在那里他和另一位印第安传奇领袖“骑牛”(Sitting Bull)见了面。骑牛此前率领他的部落为抵抗美国政府的不平等对待而战斗了多年,在盟军迫于形势纷纷向美军投降之后,他拒绝了劝降并带领部落向世敌“黑脚”部落的方向迁移。 “骑牛” 这次见面给双方都留下了非常坦诚的印象,“牛头”上校向“骑牛”酋长申明,欢迎他们的到来,但加拿大是英女王的疆域,他们必须遵循女王的法律。而“骑牛”酋长表示,他和他的部落愿意遵循女王的法律,只要在法律里人人都有公义。后来”骑牛“酋长对和他战斗了多年的美军指挥官Terry将军提到,之所以他们会举部迁移到加拿大,是因为”牛头“上校向来信守承诺。 信守承诺,这也是对James Macleod的最好写照。无论是作为西北骑警的最高指挥官,还是作为之后的西北最高法院法官,他总是秉承着正义和秩序的原则,处事公平,信守承诺。有这样一位卡尔加里之父,卡村人足以自豪。
详情卡尔加里地名乱谭(五)|Deerfoot Trail
如果说鸦子径(Crowchild Trail)是连接卡村西北与市中心的动脉,那么鹿蹄径(Deerfoot Trail)就是贯通卡村,甚至整个阿尔伯塔省南北的中枢神经。它和Transcanda Highway一道在地图上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十字,而其汇聚点就在卡尔加里。 作为阿尔伯塔2号高速路(Alberta Highway 2)的一部分,这条时速100km的主干道还有着其它几个名字:伊丽莎白女王高速公路(Queen Elizabeth II Highway),埃德蒙顿径(Edmonton Trail)等等。当作为新移民的你向本地人问路时,常常会被这几个名字的混搭起来使用而搞得一头雾水。 鹿蹄径长达50km,北起卡尔加里市边界,南到与麦克劳径(阿尔伯塔高速路2A)的交汇处。南北两端分别是Airdrie和Okotoks两个小城镇。往北走,就是埃德蒙顿径。南下,则更多的被称为2号高速。 这条阿尔伯塔省最繁忙的高速路每天承载了多达16万辆车的流量。全程共有21个路口,大部分为双向6车道,也有少部分为4,8甚至10车道。在过去5年中有约10000起碰撞在鹿蹄径上发生,其中包括24起致命事故。 鹿蹄径的建设包括了5个阶段: 1971 – northern City boundary to 16 Avenue NE; 1975 – 16 Avenue NE to 17 Avenue SE; 1980 – 17 Avenue SE to Glenmore Trail; 1982 – Glenmore Trail to Stoney Trail and 2003 – …
详情卡尔加里地名乱谭(四)|Crowchild Trail
我在卡村最早的落脚地是西北的Brent Wood,这个选择说来简单:西北,轻轨,近大学。这个区什么都好,交通便利,设施齐全,教育条件充裕。光小学就有三个,西北最好的Churchil高中也在社区内,更不用说近在咫尺的卡大了。唯一的缺点就是房子太老,大部分是60年代的房子,住进去之前可能要掂量下自己够不够handy。扯远了,不提。 小区被三条干道所围绕,分别是连接主城与西北的Crowchild Trail,贯通南北的Shaganappi Trail和另一条东西向的主要通衢John Laurie Boulevard。而我对卡村交通的认识,也正是从和Ctrain路线有部分重合的Crowchild Trail开始的。 在横穿整个加拿大的Transcanada Highway投入使用之前,这是卡尔加里通往班夫的主路。即使在今天,居住在西北的几十万村名仍然靠着这条路和运行于上面的轻轨(Ctrain),来往于住家和工作地点。而这条举足轻重的交通要道,其名字是来源于本地原住民部落tsuu t’ina(又名Sarcee)的一位酋长,大卫 鸦子(David Crowchild)。 鸦子1899年出生在Sarcee部落,在寄宿学校St. Barnabas Anglican School一直上到9年级。在23岁那年,他开始参加当时刚刚兴起的卡尔加里牛仔节并以参加骑牛(Rodeo)和大篷车竞赛(chuckwagon)为生。对于一个竞技者而言,他的成就并不辉煌。唯一可以称道的是长达20年的职业生涯。但正是这段时光开拓了作为原住民的鸦子的眼光,让他知道了在山林和草原之外,有更多更广阔的世界。 John Laurie Boulevard 他热心于原住民的教育,并致力于以一种有理有节的方式为族人争取利益。一个显著的成就是为原住民争取到了参加退休金OAS的权利。早年在教会学校受到的西方文化教育和作为牛仔竞技时历练出来的练达人情使得他能够在白人世界立足,而他丰富的经历和诙谐的口才又赢得了部落的认可。在奔波于两个世界之间交涉的过程中,他结识了一生的朋友和兄弟,John Laurie。而后者作为一名富于成就的教师,其名字也被冠于前面提到的John Laurie Boulevard。 1971年,鸦子被卡尔加里市政府授予也许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荣誉,一条以他命名的高速公路。一方面是为了纪念他在争取原住民利益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而另一个不为多数人得知的原因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很多道路,都是在原住民数千年来用经验和双脚踏出来的古道的基础上建设而来的。 在Crowchild Trail通车仪式的演讲结束之际,鸦子酋长将他一生所走过的路归结于这样的祝福: “May all those who use the Crowchild Trail travel both ways in safety and with dignity and in friendship for all. “And may …
详情